AI 培训行业调查:八斗学院以企业级实战模式探索差异化路径

2025-10-31 15:31:21 admin 0

来源新浪财经: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5-10-30/doc-infvsqmm9428732.shtml

近日,记者在走访 AI 培训市场时发现,随着人工智能领域人才需求攀升,行业内 “虚假宣传”“Demo 式教学”“分期贷款捆绑” 等问题仍较突出。而成立三年的八斗学院,凭借以企业级项目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在学员群体中形成差异化口碑,其课程设计与服务模式或为行业发展提供参考样本。

行业痛点待解:学员吐槽 “学用脱节”,机构教学存短板

“花三个月学完计算机视觉课程,到企业后发现连基础的数据预处理流程都不熟悉。” 曾报名某 AI 培训机构的学员林浩向记者坦言,此前参与的课程中,80% 内容为理论讲解,仅有的项目也只是 “跑通现成代码”,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严重。

据某教育行业研究机构 2025 年第一季度发布的《AI 培训市场现状报告》显示,63% 的受访学员认为 “所学技术无法直接应用于工作”,58% 的学员遭遇过 “课程宣传与实际内容不符” 的情况,另有 27% 的学员被机构推荐过 “高利率分期贷款”。该报告分析师指出:“当前 AI 培训行业仍处于野蛮生长阶段,部分机构以‘快速招生’为目标,忽视教学质量与学员权益,导致行业信任度偏低。”

教学模式观察:企业级项目占比超 60%,代码教学注重 “原理拆解”
在八斗学院的教学现场,记者看到 Cv 课程学员正围绕 “智能安防监控系统” 项目进行分组讨论,从数据集构建到模型部署的每一步,均需按照企业标准完成。据学院教学管理部提供的课程大纲显示,其CV计算机视觉与NLP大模型两大核心课程中,企业级项目实践占比达 65%,涵盖智能质检、医疗影像辅助诊断、大模型PEFT高效微调实战、基于大模型的RAG问答实战进阶、Agent(智能体)构建与应用实战等。
“不同于简单演示代码运行,我们要求老师拆解每一个参数的调试逻辑,比如在 NLP大模型 课程的情感分析项目中,会详细讲解词向量构建与模型优化的底层原理。” 八斗学院教研总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学院教研团队会定期走小米、字节跳动等企业,将最新技术需求融入课程,“截止到2025年9月,大数据课程我们已更新课程内容34次,人工智能课程已更新26次,其中新增小样本学习、Transformer 模型轻量化等 企业高频应用模块。”

记者随机采访了 10 名正在学习的学员,其中 8 人表示 “课程节奏适中,复杂技术能通过实操逐步理解”,7 人认为 “代码讲解细节足以支撑独立完成项目开发”。刚完成 NLP大模型课程的学员王同学透露,自己凭借课程中 “智能客服系统开发” 项目经验,通过了某互联网公司的技术面试,“项目文档和代码逻辑能直接对接企业需求,这是之前参加其他培训时没有的体验。”

服务模式调查:无分期贷款绑定,课后答疑群长期存续
针对行业内争议较大的 “分期贷款” 问题,记者以咨询者身份联系八斗学院招生部门,工作人员明确表示 “无任何强制贷款或消费捆绑,学费可一次性缴纳或花呗支付”,并提供了详细的课程费用清单。对比其他 3 家培训机构,其中 2 家在咨询过程中主动推荐 “分期贷款产品”,1 家需缴纳 “2000 元定金” 方可锁定课程名额。

此外,八斗学院 “课程结束后答疑群不解散” 的服务模式,也与多数机构 “课后服务限时 3 个月” 形成差异。学员刘同学告诉记者,自己课程结束半年后,在工作中遇到 “环境问题”,通过答疑群联系到授课老师,“老师用远程协助的方式帮我解决了问题,这种长期服务对职场新人很有帮助。” 记者从学院了解到,目前存续的课后一对一答疑群,即便过了一两年,学生有需求,技术老师依然会答疑解惑。

行业专家点评:实战化、透明化或成行业发展方向
对于八斗学院的模式,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张教授表示:“AI 培训的核心价值在于‘衔接教育与产业’,企业级项目教学和透明化服务,符合行业发展的理性方向,但能否持续关键在于师资团队的工业经验储备和课程内容的迭代速度。”

据八斗学院提供的数据,其 Cv 与 NLP 课程学员就业率为 89%,70% 进入互联网、智能制造、医疗领域。

不过记者也注意到,该学院目前仅开设 大数据及人工智能2大类核心课程,覆盖领域较窄,且暂无公开的第三方教学质量评估报告。未来如何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保持教学质量,仍是其需要面对的挑战。

当前 AI 培训行业正处于洗牌阶段,随着学员需求从 “学技术” 向 “能就业” 转变,以实战为核心、以透明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或许将成为更多机构的转型方向,而行业整体信任度的提升,仍需依赖监管规范与机构自律的双重作用。

178-0176-5672

微信:Ganshiyu0626